< 党委办公室、统战支部党日活动>
【活动概况】
携爱心启程 带智慧下乡
——党办、统战支部与共建的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走进丰义中学
6月1日,下午,党办、统战支部党员同志与共建的人文学院心教0803、小教1001学生党支部部分骨干党员一同走进宜兴丰义中学,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丰中吴军康副校长、孙登高副校长一行给予了热情接待。我校机关党委冯群康书记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车驶入丰中校门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醒目的电子欢迎牌,还有丰中的校领导。副校长吴军康、教导主任章向东等亲自到门口迎接。活动是在二楼的会议室举行的。入座后,帮扶结对仪式很快开始。丰义中学吴军康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我们表示欢迎,党办、统战支部书记张菁老师也表明了此次支部活动的目的:一是看望校友孙登高,二是为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牵线搭桥,通过这样的帮扶结对形式,让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教育专业的学生体验教学,提前进入角色。接着是赠书,我们党员师生向丰中的学生代表赠送了《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随后的座谈环节中,支部党员与丰中师生围绕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安排课余生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吴副校长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体会。气氛融洽,场景温馨。座谈会后,吴副校长等陪同我们参观了校园。
开展此次活动源于去年年底的一次支部学习,当时邀请了我校99级校友孙登高,他毕业后在西藏支教八年,去年6月,结束了援藏生活回到了家乡宜兴,任宜兴丰义中学副校长。今年年初他成为“奠基未来•感动无锡”2011无锡教育年度人物。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援疆支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现在虽然回到了家乡,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日益加深。他谈到自己现在任教的学校,那原来是他的母校,不同的是现在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他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热情。我校作为孙登高的另一所母校,我们应该给予关怀和关注。这是促成我们此次活动的最直接原因。我们精心组织的这次帮扶结对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也证实了活动的价值。与我们党办、统战支部共建的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学生们是教育专业的,此次活动可以为以后该专业的学生开展专业实习、进一步建立实习基地打下基础。同时,依托此类结对形式,可以让教育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学教育,也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大学、了解校园之外的知识。
在丰中,我们感受到了那里老师的兢兢业业,甘于付出奉献,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淳朴可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往返三个小时的路途,载着我们,也载着我们的期待,党员同志们全然不觉疲惫。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收获。而今天,对于丰中的那些孩子们来说,我们的到来或许会让他们感到意外,但我们的礼物会让他们感到这个节日更加难忘而有意义。
【侧记】
宁静的校园,宁静的心
也许是巧合吧,在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后,终于我们出发了,就在六月一日。“六一”是国际儿童节,孩子们会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期待一份礼物。丰义中学的孩子们在这一天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这对他们来说也许会是很有意义的。
当我们的车驶入丰中的时候,校园里整洁、安静,也许是上课的时间。电子欢迎牌和丰中校领导的亲自迎接,让我们似乎有一种贵宾的感觉。跟随“主人”到二楼会议室,这里窗明几净,装修也很简单,中间一张长圆形会议桌,外面围一圈靠背木椅,桌上摆着香蕉、樱桃还有茶水,看得出他们为了客人的到来做了精心准备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到丰义中学,我们准备了一些工具书,孩子们应该用得到的。在仪式的赠书环节,当我们把带来的崭新工具书赠送到帮扶学生手上的时候,他们如获至宝,脸上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也流露出对我们的感激。孩子们还与我们的学生党员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帮扶仪式结束后,我们在吴副校长和孙登高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这是一所创办于1958年的中学,地处滆湖之滨,虽然几经改造、扩建,但是因地方教学资源重新整合等客观原因,校园设施因长久失修而显得有些陈旧,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或许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水已经融入了“笃学丰义”的校园精神。我们从田径场出来的时候,正值课间操时间,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依次从教室里出来走向操场,秩序井然,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透着农村孩子特有的朴实与天真。校园依然没有喧哗。
参观结束后,吴副校长和孙登高送我们上车,直到车子开出校门。临走的时候,我们在“笃学丰义”的石碑前合影留念,这不单单是一张纪念的相片,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与丰中的孩子,我们的共同的期待与约定……
【感想篇】
丰义中学之行有感
心教0803班 张丹丹
六一节这天,我们班级支部几个党员在共建的党办、统战支部的老师们带领下,来到宜兴市丰义中学,进行交流。丰义中学是我校对口帮扶的学校之一,也是我校校友孙登高所就职的学校,此行主要是学校交流,给那里的学生送去慰问。通过这次行程,我看到了许多,也感悟颇多,更学习到很多。
丰义中学副校长孙登高是我校的校友,在西藏支教八年,也无私奉献了八年。在西藏的日子,他不仅要尽量适应高山气候,而且要了解藏区学生的生活、学习特点,为了帮助他们学习而费尽心力。去偏远山区支教的人很多,但能坚持的人很少,能坚持八年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孙登高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藏区,选择辛劳和艰苦,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为社会奉献的决心的。他做到了,面对环境和工作上的各种困难,他毅然坚持了下来。现在的他,又选择了经济状况并不发达的丰义县,在一所农民工子女居多的中学任教。名利之外,他更看重的是学生,他要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到更需要他的地方。为那些弱势群体谋福利,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那些童稚的孩子。
在这次访问之行中,我们接触到了那所中学的几位学生代表,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也是班级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他们的家庭条件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其中有个小女孩,失去了父母,寄住在叔叔家,她不仅学习刻苦,也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人分担家务;还有一个学生,原本在一所条件较好的私立学校就读,后来由于家庭的变故,她转到了这里,问起这件事的时侯,她没有一丝埋怨,她说在哪里学习都一样,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心底有些泛酸,他们的家庭条件很多都不好,但是她们没有对生活抱怨,而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做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
丰义中学所在地有些偏僻,校舍、环境等硬件设施明显比不上城里的学校,有的教室年久失修属于危房,也有因为生源紧缩而有很多闲置教室。这里的学生超过一半为民工子女,富裕的不多,但是可以感觉到孩子们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的积极状态。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也为他们所动容,因为这里的默默耕耘又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因为这里淳朴善良又孜孜进取的孩子们。我想,我们的社会因为有了他们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才显得更加美好。
与丰义中学结对共建有感
小教1001班 黄硕
很有幸我们小教1001班能够成为与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班级,因而班级党员有机会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6月1日,我们班四位党员和党办老师一同到宜兴市丰义中学参观、学习,感慨颇多。
丰义中学的副校长是我校校友、有着8年援藏经验的孙登高老师,去之前我们曾经听过他的演讲,演讲内容深刻,情感丰富,当时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来到他所在的学校更是有很大的收获,同时我觉得有很多地方要像孙登高老师学习。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他非常务实,在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还要教授数学课,这是我要学习的第一点。其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他能够很容易的叫出学校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并且对特殊情况家庭的同学十分关心,这是一个校长很难得的地方,亲近学生,并且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交流中,丰中其他领导和老师也传授我们许多“为师之道”,校长教导我们,“不要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的优秀就很伟大”。“教师这个职业是良心活,唯有用心去做才能感到快乐。”这些话对我今后职业选择等都有很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丰义中学的学生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几个学生代表的共同特点就是朴实、上进、勤奋、求知。在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她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望,对升学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赠予她们字典时那种求知的眼神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真心祝福她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参观丰义中学有感
小教1001班 张超
在六一儿童节的下午我们与和结对共建的机关党办、统战部党支部的老师们一起参观了宜兴市丰义中学,拜访了校友孙登高,为丰中同学献上了爱心,送去了我们的物资并与他们开展了交流,分享了学习生活中的喜悦。他们的淳朴、天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前几次支部共建活动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孙登高学长,他志愿支教西藏长达8年,将自己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国家,期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当地的中学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切都让我们十分的钦佩。这次来到孙登高学长任职的中学与他亲切交流,更感受到了他身上的踏实,质朴。他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他在西藏的见闻,也向我们传授了宝贵的经验,针对现在我们教育专业比较关心的,如何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他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除此之外,丰中的校长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发展等对我们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他的经验教训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
前辈们的倾囊相授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目前还存在的种种问题,也看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知道了只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还要虚心学习……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结束与丰中领导和同学的交流后,在孙登高学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丰义中学。丰义中学地处宜兴农村,学校设施有些陈旧,但校园干净整洁。学生衣着朴素,单纯可爱,课间的他们秩序井然,几乎没有吵闹,在座谈会的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他们放学回家几乎不上网不看电视,做完作业就帮父母做家务,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家里分担,相信如果他们一直这么努力下去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此次丰中之行的确带给了我们很多收获,让我们有机会与中学师生面对面,深入了解目前基础教育的最新动态,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本专业,为以后就业做准备;与现在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交流知道他们的思想动向;在丰义中学里的种种见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增进了支部间师生党员的感情。希望以后类似的活动能够更多的开展。
走进农民工子弟,走进丰义中学
小教1001班 王雨萌
他们是一群活跃、天真、可爱的孩子,个个都那么好奇地渴求知识,走进丰义中学,走进这群农民工子弟中间,我感触颇深。
这群孩子,他们理应同城市的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的公平机会,但遗憾的是,仅仅因为他们是农民工子女,就要接受简陋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育设备,有限的师资水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城市中许多同龄孩子所不具有的对生活的坚韧与成熟。
这些孩子让我看着有些揪心,他们也只是无锡市边缘的孩子,更何况那些偏僻乡镇或者山区的孩子们。作为一个师范生,我对“教育”这个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不要说为了改变世界这么宏远伟大,只要是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我就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促进教育公平绝不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最微薄的贡献,那么就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让这些充满对知识渴望的眼神得到满足,让知识真的改变他们的命运。
总之,这次去丰义中学真的感触很深,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以往谈及理想,谈及奉献仅仅都是一些缺乏实际的空洞的言语,而现在我却切实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也认识到了它的分量。
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
人文学院小教1001 曾卫
这是成年以来过得最有意义的儿童节。
2012年6月1日,我有幸去校友孙登高所任职的宜兴丰义中学参观拜访,作为小教班的一员,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我对于这次拜访非常期待。
到达丰义中学后,学校的设施条件比我们想象的要好。虽然学生不多,但是学校面积还算大。校友孙登高和其他几位学校领导非常热情,领着我们到了会议室。由于我们一行人里都是小学教育或心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一坐下来就开始和老师们交流教学为师之道。而所有老师的经验都告诉我,要教学先育人。这句话大家虽都耳熟能详,但是真正从奋斗在教育前线的老师口中说出来,其中的意蕴就不一样了,老师们用实例告诉我,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其为人更重要,教育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做人的道理。
在与丰中校领导交流之后,会议室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她们的共同之处有两点:他们是农民工子弟,学习都很优秀,但生活都很贫困。孩子们在家除了学习还要帮忙打理家务,可是她们一个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说话活泼的样子完全将他们的艰辛生活遮掩住了。我想,也许这正是学校教育、学校的老师们“要教学先育人”的理念的体现吧!
儿童节的宜兴行,让我有机会接触真正的教育,接触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将在我未来的教学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记!